如何做好一个 PPT?

制作 PPT 是职场人必备的办公技能之一,制作时最重要的就是逻辑条理要清晰,用最精简的内容表达出希望呈现的思想,其次是整个 PPT 的视觉效果要统一,我们可以将制作的思路分为四个步骤:

 

一、建框架

 

制作 PPT 实际上是通过图片、文字、表格等形式相结合,来叙述某件事。就像写文章一样,在制作前应该先构建好框架。

框架的构建就像一条故事线,关系着后续制作和演示的逻辑,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和分析方法来进行构建。

  • 思维导图——可用于梳理 PPT 的整体思路,从整体到局部列出各要点,标注好重点,后续搭建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填充内容
  • SCQA 模型——根据情景-冲突-疑问-答案的表达方式进行搭建,实现汇报的起承转合
  • 金字塔结构——可以参考金字塔结构中结论先行,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拆解

 

二、填内容

 

框架构建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内容的填充啦,内容的形式主要有文字和图表。文字和图表的处理要注重合理性,无论哪种形式,都要遵循一个原则:以最精简易懂和最合适的形式来表达,避免华而不实的内容出现

  • 文字

  (1)展示重点内容,注意信息的提炼,尽量使用概括性表述,越精简越好,但前提是能说明清楚

  (2)重要信息提供数据支持,以数据+文字说明的形式展开分析,方便他人的理解

  • 图表

    利用折线图、数据表、流程图或相关配图进行补充,实现信息可视化

 

三、定风格

 

PPT 的风格决定了整篇的视觉效果,在确定风格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、受众人群或企业文化进行选择,确定风格后还需要考虑 PPT 的内容设计:

  • 注意字体搭配:根据文本决定字体的粗细、字号等
  • 注意色彩搭配:主色鲜明、配色色调要一致
  • 可以浏览一些 PPT 网站,多参考不同的风格

 

四、做调整

 

当内容和排版设计基本完成后,可以点击放映,结合汇报时间进行演示,根据效果进行调整,注意逻辑顺序是否和汇报框架一致。

 

PPT 不止是一份报告和一项办公技能,同时也是员工结构化思维的体现,结合“内在”和“外在”,不断归纳总结“内在”内容,学习优秀的“外在”布局就能制作出一份好的 PPT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