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R 和 KPI 的区别是什么?

OKR和KPI

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组织开始采用 OKR 的方式进行组织目标管理,其中最热门的问题无非就是“OKR 和 KPI 的区别到底是什么”了。

在管理学经典《管理的实践》一书中,彼得·德鲁克这么表述“并不是有了工作后,才有了目标,恰恰相反,应该是先有了目标后,我们才能确定具体的工作”。简单理解就是,OKR 代表“我要做的事”,而 KPI 则是“要我做的事”

除此之外,两者的区别主要有:

OKR和KPI

 

关注重点

 

OKR 更关注过程和边界管理(比如部门、人员的协同管理、挑战自我能力等等),以及团队内人才的适合程度和密度;而对于 KPI 来说,则更多关注目标结果的达成与否,同时与绩效考核强关联。

 

工具属性

 

OKR 更多是作为一种目标管理工具来使用,而 KPI 是作为一种绩效考核工具。打个比方,OKR 更像是导航,而 KPI 则是仪表盘。

 

适用场景

 

OKR 是一种主动的目标管理过程,通过自主设定目标并与上层目标对齐,员工在制定目标期间,拥有一定的自由度,在保证目标不和公司目标脱节的前提下,可以设置一些个人挑战目标。这就意味着,OKR 对于快速变化的动态目标更加友好,能够通过快速调整适应变化,保证了组织的创新能力;

而 KPI 更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目标分发,员工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,没有机会或者很少拥有机会去深度思考被分发的目标背后的含义。

 

过程管理

 

KPI 作为一种考核工具,对过程关注程度较低,重点关注的是结果有没有达成,达成比例是多少,是否符合考核要求。

OKR 作为一种目标管理工具,更注重过程的管理,需要持续跟踪、改进,以确保方向不会出错。

 

员工体验

 

对于负责目标落地的员工来讲,使用 OKR 和 KPI 的区别主要在于:

KPI 由于和考核直接挂钩,达成压力一般比较大,并且最后只看重结果本身,对于过程中表现和改进往往是忽略的,因此很容易变成为了达成指标而达成指标,对业务的思考逐渐弱化,甚至变成一个指标机器。

OKR 一般会和考核弱挂钩或者不挂钩,在这样的机制下,员工更容易对业务目标和要求进行思考,也会为了追求过程和结果改进而最大化自己的贡献。

 

因此,OKR 和 KPI 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,不过作为管理工具来讲,在各自适用的场景中都有另外一方不具备的优势,在当下愈发复杂的竞争环境中,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,也开始采用“OKR+KPI”的组合方式,来帮助团队提升绩效表现。

如何进行项目标准化管理?

项目标准化管理

如今,企业标准化管理成为众多企业的目标。而项目标准化管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,今天就来聊一聊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如何落地

 

一、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意义

 

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,通过标准化管理的方式,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,建立标准化的工作体系,90%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流程和标准解决,可以最大限度节省人力成本,更快推进业务。

项目标准化还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规划和标准,减少沟通成本,有利于成员之间的工作配合,提高团队协作效率。

此外,沉淀项目管理的经验,制定成标准去实施,也有利于项目的成功。

 

二、如何进行项目标准化管理

 

进行项目标准化管理,首先需要分析业务现状,制定出具体全面的项目管理计划,规定项目的基本流程和标准,平衡好项目的范围、进度、质量和成本等。

接着项目经理需要将项目分解成标准的任务,明确任务负责人,并规范好具体流程与标准(比如提交需求时需要同步什么信息),避免流程不清晰,浪费时间在反复沟通确认上。

对于具体的项目,需要将流程、资料、经验等沉淀下来,形成一个标准的模板,以便后面的项目直接复用,减少开始一个新项目时的配置规划成本。

 

项目经理还可以借助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来进行项目标准化管理。接下来以 Tower 为例,看看如何使用 Tower 进行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吧:

 

1.制定项目计划,拆分成标准化的任务

 

创建 Tower 项目,通过把制定好的项目计划拆解成任务将工作标准化,并指派给对应负责人。比如一个「活动管理」的项目,拆解成标准的 50 个任务,只有完成这 50 个任务,活动才算完成。

项目标准化管理

 

2.通过任务字段规范流程标准

 

可以通过任务字段,规范需要补充的任务信息,比如在「需求管理」的项目里,通过字段让提交需求的流程标准化:创建「需求来源」「客户名称」「产品平台」等字段,这样成员在提交需求时就能清晰知道需要同步这些信息,方便产品经理了解需求背景和信息,减少反复沟通确认的时间。

当然也可以通过任务字段备注完成该任务的标准,方便任务负责人明确地往标准方向去执行,避免返工。

项目标准化管理

 

3.沉淀标准项目模板

 

当配置完一个项目之后,可以保存为模板,或者直接创建项目模板,固定工作流程,下次相似的项目可以直接通过模板进行创建,让项目标准化,快速开启新项目。

项目标准化管理

 

做好项目标准化管理,可以极大释放生产力,提升团队管理和团队协作效率!Tower 团队协作管理工具,用简单方式打通业务全流程,通过 Tower 将工作在线化,共享任务信息,实时同步项目状态,进行团队知识沉淀,让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更高效。

干货分享:一文了解甘特图是什么

甘特图

在项目管理工作中,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大受好评的词:甘特图,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?为什么这么受欢迎?能帮到我们什么?今天就带您通过本文快速了解甘特图。

 

一、甘特图是什么,从何而来?

 

甘特图(Gantt Chart),也称为横道图、条状图,是项目管理中常见的一种工具。是由美国的机械工程师、管理学家亨利·罗伦斯·甘特(Laurence Gantt,1861年-1919年)在 1910 年代发展出的,并以他的名字为命名。

甘特图是一个进度管理的图表,它被认为是管理工作中的一次革命。它清晰地反映了工作计划中各事件在时间上的相互关系,以及每项工作的时间排期。

 

二、甘特图的构成

 

甘特图其实很简单,用条状图来呈现:横轴代表着时间,纵轴代表活动,也就是我们的项目或任务;横条则代表活动的持续时间和实际完成的情况。在甘特图上可以通过创建依赖关系来直观展示活动的前后关系,也可以设置里程碑,来表示项目的关键节点。

一个甘特图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:

  • 整个项目的开始、结束时间
  • 活动的具体内容
  • 项目/各任务的负责人
  • 各任务的的开始结束时间
  • 里程碑事件

 

三、甘特图的优点

 

与传统表格的形式相比,甘特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到项目的整个时间周期(项目何时开始、何时结束),以及项目的关键节点,活动的拆分,各活动的时间排期,活动之间的关系。

对于项目经理来讲,是一个项目进度管理的神器。

 

四、有哪些甘特图工具?

 

在 Tower 里,时间线图(甘特图)是项目的一种任务视图类型,当项目中任务起止日期跨度较大时,甘特视图可以更直观地展示任务所需时间、计划安排以及依赖关系等。 甘特视图让任务在时间线上更加可视化,搭配不同时间颗粒度,全面做好任务管理。

甘特图

 

当项目进展到一个重大节点时,还可以将任务转为「里程碑」来表示:

 

掌握好甘特图的使用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高效地进行项目进度管理。Tower 团队协作管理工具,用简单方式打通业务全流程,通过 Tower 将工作在线化,共享任务信息,实时同步项目状态,进行团队知识沉淀,让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更高效。